网上有关“选调生、村官有什么区别?哪个好一些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选调生、村官有什么区别?哪个好一些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选调村官与大学生村官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编制、选拔条件、发展空间等各方面,以下信息供参考:
一、编制不同
选调村官与选调生一样,也是公务员的一种,但是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编制,而是带有志愿者性质的工作。
选调村官的组织关系直接由省委组织部管理,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关系在村党支部。
二、选拔条件不同
选调村官比大学生村官更加严格,选调村官的报名条件与选调生一样,要求是党员(或预备党员)、学生干部、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服从组织安排的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而大学生村官的报名条件则相对宽松。
三、培养目标和待遇不同
选调村官服务期满直接录用为选调生,有机会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党政部门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享受同等级别公务员待遇。
大学生村官在任期内发放基本工资,边远艰苦地区发放安置费和中央财政补贴,任期满后可以选择留村任职、考录公务员、另择行业。
四、晋升渠道不同
选调村官在村服务满两年后,经考核考察合格,录用为选调生(选调生是重点培养的公务员,其档案归党委组织部管);成为选调生后,其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一般本科毕业定科员,硕士定副科,博士定正科。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干部队伍中,许多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都是选调生出身。所以,组织部门一直把选调生工作视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
大学生村官不属于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主要通过留村任职工作、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五条出路”有序流动。
五、选调村官考试更科学化
选调村官:全省统一组织笔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综合知识)和申论,重点测试报考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所以,考试科目以及题型相对较固定,且题目相对严谨,有章可循,复习范围相对稳定。
大学生村官:由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的笔试;由区县党委组织部进行面试;由各区县党委组织部提出选聘意见,报市委组织部审批。题目虽然不是很难,但是各地差异化较大,题型题量不稳定,不好掌握复习范围,而且考试时间次数不常规。
网格员是事业编制吗?能转公务员吗?
关于公务员登记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人事劳动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市直各单位:
为做好全市公务员登记工作,统一政策和标准,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公务员登记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浙人公〔2006〕190号),结合我市实际,并经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研究,现就公务员登记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关于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名称规范问题
市级机关助理调研员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发文改为副调研员,登记后所任职务填副调研员。市级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现职务层次填乡科级正职或乡科级副职,登记后所任职务填××处(科)处(科)长或副处(科)长;县(市、区)所属机关部门领导改任非领导职务,登记后所任职务填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原有不规范名称,由各地统一规范。其所属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现职务层次按实际职务层次填写,登记后所任职务根据本人实际职务层次填写科员、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
二、关于“高职低配”人员的登记问题
对因调整领导班子或工作需要,由上一级领导职务转任下一级领导职务,任命职务时带括号或保留原职级的,登记时其现职务层次按照任命职务括号里的职务层次或保留的职级填写,登记后所任职务按现职务填写,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原上一级领导职务。如:某县某乡党委书记,因工作需要任命为县某局副局长,任命时加括号保留正科级职级,登记时其职务层次为乡科级正职,登记后所任职务为副局长,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原乡党委书记”。
三、关于由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人员的登记问题
由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的人员,职务按现任职务填写,并在备注栏中注明改任前的领导职务。如市机关某局处(科)长,改任主任科员,登记后所任职务为主任科员,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原处(科)长”。
四、关于确定职级、享受待遇人员的登记问题
按管理权限确定为县级、科级职级或享受县级、科级待遇的,现职务层次和登记后所任职务按实际担任的职务填写,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县级、科级职级或享受县级、科级待遇。如市机关某局处(科)长,改任主任科员,确定为副县级职级,其现职务层次填乡科级正职,登记后所任职务为主任科员,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副县级职级”,依此类推。对“改非”后未任命同级非领导职务的,按照管理权限任命后再登记。
五、关于上一级非领导职务兼任下一级领导职务人员的登记问题
由上一级非领导职务兼任下一级领导职务的,登记后所任职务同时填写非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现职务层次按非领导职务对应的职务层次填写。如市机关某主任科员兼副处(科)长,登记后所任职务填写主任科员兼副处(科)长,现职务层次填写乡科级正职,依此类推。
六、关于到企事业单位任职和兼职人员的登记问题
对由组织委派到企事业单位任职的人员,人事关系仍在 机关而没有职务的,与企事业单位脱钩,回机关任职并工作的予以登记。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机关工作人员经组织批准兼任事业单位领导职务的,可按其在机关所任职务予以登记,同时注明兼任职务;机关工作人员兼任企业或其他营利性组织领导职务的,要与企业或营利性组织脱钩后方可予以登记。
因机构改革,原行政机关成建制划转为事业单位的,其人员按原政策规定处理。
对部分原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调到事业单位任职,关系迁出机关,市、县(市、区)决定仍保留公务员身份的,以后因工作需要且符合调任条件、调任回机关任职的,予以登记。
七、关于乡镇(街道)选任、聘用制人员的登记问题
在乡镇(街道)机关工作且符合公务员登记条件的聘用制人员,符合公务员登记条件的予以登记,不符合登记条件或本人不愿意登记的,予以解聘。原来是农业户口的,由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出具聘用制人员过渡(录用)为公务员的证明,并由当地公安机关办理农转非手续后予以登记。按照《中国***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选举产生的乡镇党政机关***员,在任期内且符合公务员登记条件,已办理公务员录用手续的,予以登记;已卸任不在机关任公务员职务的,不予登记。中央和省新的配套政策出台后,按新规定执行。
八、关于部分乡镇下设办事处人员的登记问题
部分乡镇下设的办事处工作人员符合公务员登记条件的,由所在乡镇予以登记,其工作人员在填写登记后所任职务时,根据本人实际职务层次,填写科员、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如经县(市、区)党委、政府批准明确职级高于本人非领导职务的,在备注栏中注明职级。其实际担任职务可在工作简历中反映。
九、关于不再担任机关领导职务在人大、政协任职人员的登记问题
不再担任机关领导职务的人大常委、政协常委和政协委员,在人大、政协登记。其登记后所任职务填写现任职务,现职务层次按机关原任职务对应的职务层次填写,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原任领导职务。
十、关于法院、检察院人员的登记问题
法院、检察院机关中的部分人员既有法律职务,又有行政职务,登记时现职务同时填写法律职务和行政职务,职务层次按实际行政职务对应的职务层次填写。
十一、关于援藏、援疆人员的登记问题
机关中正在援藏、援疆的人员,由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登记,现任职务按派出机关所任职务和在藏、在疆所任职务填写,职务层次按派出机关所任职务填写。
十二、关于上挂、下派人员的登记问题
机关中正在上挂、下派的人员,由人事关系所在机关登记,职务和职务层次按派出机关所任职务登记。
十三、关于公安派出所所长的登记问题
公安派出所所长进入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的,现任职务填写所长,职务层次按乡科级副职填写,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为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本人现职务层次高于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按较高的职务层次填写。
十四、关于军队转业干部的登记问题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在机关的,按现任职务登记,没有确定职务的,待职务确定后再登记。如部队团职干部转业后任市机关处(科)长的,其登记后所任职务为处(科)长,现职务层次填写乡科级正职,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原部队所任职务(含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套改时,按工资有关政策执行,依此类推。
十五、关于在编不在岗人员的登记问题
对人事关系虽在机关,但目前不在机关工作的人员,除组织另有工作安排以外,其余都要回到原机关工作,不回原机关工作的不予登记。对长期不在岗,符合辞退条件的,应予以辞退。回机关工作人员登记后按公务员法有关规定严格管理,擅自离岗的按公务员法规定予以辞退。
十六、关于办理提前退休预退手续人员的登记问题
对乐清市批准办理提前退休预退手续的部分公务员,按以下办法处理:返回原机关工作的予以登记,并按公务员法有关规定严格管理;不回原机关工作的不予登记。乐清市要妥善处理好由此涉及的有关问题,以后不得再出台类似政策。
十七、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人员登记问题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机构规格及人员高配问题专题向省里请示。在没有新规定前,可暂按现行的干部管理政策,管委会的领导登记为正、副县级,下属办局登记为科级。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在工资套改时予以明确。省里有新规定下发后按新规定执行。
十八、关于因组织原因未办理公务员过渡手续人员的登记问题
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省市的规定确属应过渡对象或暂缓过渡以后具备过渡条件,因组织原因未及时办理过渡手续的,在情况清楚、材料充足、严格审核的基础上,补办公务员过渡手续后予以登记。
十九、关于领导成员的登记程序问题
在市本级的市委管理的公务员,由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登记,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在县(市、区)的市委管理的公务员,由县(市、区)委组织部负责登记,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县(市、区)委管理的公务员,由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登记,报县(市、区)委组织部审核,属党委等六大机关的,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属行政机关的,报市人事局审批。
二十、关于乡镇换届待安排的原***员的登记问题
因乡镇换届,部分待安排的原***员,在原单位、按原职务登记。
二十一、关于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工作人员的登记问题
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务员登记,须经同级党委统战部门统一审核后再按有关程序报批。
二十二、关于省以下垂直管理系统公务员登记备案的问题
省以下垂直管理的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公务员登记,在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前,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二十三、关于公务员登记的截止时间问题
截止2006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到达离退休年龄而未及时办理离退休手续的,除经组织批准留任的以外,其他人员不予登记。
二十四、关于学历、学位的填写问题
按照《关于填发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的通知》(浙组〔2002〕30号)规定填写。
二十五、关于《公务员登记备案表》中“国家行政编制数、实有人员数、登记人员数、暂缓登记人员数”的填写问题
“国家行政编制数”是指中央和省级编制部门核准的行政编制和政法专项编制数(不含工勤编制)。参照省市机构设置,在各级机关内对口设立机构,属新增机构、新增职能范围,经县以上党委、政府和编委批准使用地方编制的,在上述数字后填“+××(地方编制)”;“实有人数”是指实有行政编制人员数,同时在后面加括号注明含实有工勤人员数;“登记人数”是指实际登记的公务员人数,“暂缓登记数”是指实际暂缓登记的人数。
二十六、关于登记流程及报批所需材料问题
登记流程:组织判别(判别登记范围对象)→组织填表→资格审查→公示(对拟登记对象在单位进行公示3天)→编办审核机构、编制(在备案表签署意见)→审批→备案→数据录入。
市级机关报批材料:书面报告、《公务员登记备案表》一式两份,个人《公务员登记表》(贴一寸近照)一式两份,《国家公务员过渡审批表》(或录用表、调任表)、最后一次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任职文件、学历证书、身份证等复印件(审核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审批后返回的《公务员登记表》一份存公务员本人档案,一份存所在单位。
各县(市、区)报批材料:书面报告、《公务员登记备案表》(含汇总的和各单位的)一式两份,个人《公务员登记表》(贴一寸近照)一式两份,《国家公务员过渡审批表》(或录用表、调任表)复印件(审核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审批后返回的《公务员登记表》一份存公务员本人档案,一份存所在单位。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以花名册存档。
书面报告标题统一为《关于准予×××等×名公务员登记的报告》。
网格员是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区居民的群体,不是事业单位编制。事业单位编制不可以直接转为公务员编制,得通过公务员招聘考试。
我们通常讲的公务员,是狭义的公务员,也就是行政编制工作人员。一般来讲,行政编制工作人员,要通过国家或者省公务员考试,获得行政编制,而事业编制人员,可以通过地方自主的考试、或者其他途径招聘。
一般认为,行政编制人员,比事业编制人员,有更好的待遇,更宽的晋升途径。
扩展资料:
转编注意
一、考试。目前的公务员考试,也就是国考和省考,限制在职的公务员参加,但是并不限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这是个巨大的优势。所以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参加每年的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招聘考试,在报考一些需要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的时候,甚至占有很大的优势。
二、工作调动。这种方法,一般只限于副科以上的领导干部,在很多地区,编制是随岗位变动的。比如说,你是事业编制,在体育局工作,某次干部提拔,你提拔成为副科级。
当了体育局副局长,那么,如果你调动工作调动到财政局当副局长,那么你的编制,自然就从事业编,过渡到了行政编。
三、选举。乡镇每五年换届一次,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换届选举,被选举为乡镇副镇长,而副镇长是行政编制,当选副镇长,身份也自然转变为行政编制。
四、破格提拔。这个既需要强大的个人能力,还需要各个方面的机缘巧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破格提拔转行政编制的方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具有普适性,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关于“选调生、村官有什么区别?哪个好一些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飞松]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tzwzszyy.cn/changshi/202507-1144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飞松”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选调生、村官有什么区别?哪个好一些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选调生、村官有什么区别?哪个好一些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文章不错《选调生、村官有什么区别-哪个好一些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