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开国将军有多少?

网上有关“河南省的开国将军有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河南省的开国将军有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河南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称中州、豫州、中土等,被称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上世纪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河南南部的大别山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打破旧世界,一大批河南儿女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参加红军,枪林弹雨中,走出了109名共和国开国将军,从而使河南成为排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之后的第五大将军省。

河南籍的开国少将(含晋升的少将)共99人,其中有 李德生、尤太忠、肖永银 这样的名将,李德生后来还成为副国级***。

李德生1916年生于河南新县。从班排长开始,到营长团长,到解放战争期时期,李德生升任6纵17旅旅长。在襄樊战役中,李德生“刀劈三关”,一战成名;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时任第12军副军长的李德生受命统一指挥12军和15军所属部队,打出了军威国威,成为志愿军名将。后来,李德生担任了党的副主席,官拜副国级。1988年,李德生晋升为上将。

尤太忠是光山县人,比李德生小两岁,他的经历和李德生相似,而且都曾经是王近山的6纵麾下的旅长(16旅旅长)。尤太忠是邓的爱将,邓政委称赞他“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80年代,尤太忠担任了广州军区司令员。和李德生一样,尤太忠在1988年也晋升为上将。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将军还是亲家。

当年王近山的6纵麾下有三个主力旅,三个旅长被称为“三剑客”,除了前面的16旅、17旅旅长尤太忠和李德生,还有“三剑客”之首的18旅旅长肖永银。他也是新县人,13岁参加红军。豫北战役中,肖永银率部活捉“东陵大盗”,国军暂编第3纵队司令官孙殿英。上甘岭战役,肖永银的12军战绩不亚于秦基伟的15军,却甘当陪衬,堪称上甘岭的“无名英雄”。

河南籍的开国中将有9人,他们是: 来自修武县的李雪三,来自安阳县的王秉璋,来自信阳县的刘少文,来自商城县的张祖谅,来自光山县的钱钧,来自新县的吴先恩、范朝利、张池明、郑维山。

其中,李雪三、王秉璋参加过宁都起义;刘少文是长期在白区从事情报工作的;名气最大的是郑维山、张祖谅和钱钧。

郑维山曾经是徐帅的传令兵。1933年底,18岁的郑维山担任了红四方面军主力第88师的政委,是威震川陕的少年猛将。解放战争时期,郑维山任“杨罗耿兵团”(即杨得志、罗瑞卿、耿飚领导的19兵团)麾下的主力第3纵队(后来的63军)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清风店战役、解放石家庄、平津战役,后来进军大西北。抗美援朝期间,郑维山先后担任19兵团副司令员,第20兵团代司令员。

张祖谅也是抗美援朝的名将。解放战争中,张祖谅曾任18兵团第60军副军长、军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张祖谅因病留在川西军区工作,60军由韦杰率领入朝参战。但在第五次战役中,60军下属的180师被敌包围,几乎全军覆没。张祖谅主动请缨入朝,带领60军一雪前耻,战绩辉煌。战后统计,60军在朝鲜战场的歼敌人数仅仅次于38军。遗憾的是,张祖谅在1961年就因病去世,年仅50岁。

众所周知,河南的嵩山少林寺名闻天下,少林寺也走出了两名河南籍的开国将军:钱钧中将和许世友上将。

钱钧12岁进少林寺,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最擅长朱砂掌,有“铁掌”的美名,打仗勇猛无比。1933年,钱钧担任手枪队长,在和“红枪会”作战中,用铁掌摔死十几个敌人;抗日战争期间,在滕县八里沟的战斗中,他率一个连冒死冲进敌阵,用大刀和敌人进行白刃战,夺回了宝贵的电台。战争年代,钱钧曾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团长、八路军129师教导团团长、鲁中南军区司令员等职。

解放后,钱钧中将担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正是他的少林寺“同门师兄”许世友上将。

许世友是河南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人,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和钱钧虽然都在少林寺呆过,但两人直到在延安抗大学习成为同窗时才发现两人“师出同门”。

许世友是最富传奇色彩的开国上将,忠勇刚烈,战功赫赫。他8岁上少林寺习武,16岁到直系军队当兵,参加了黄麻起义。红军时期,许世友曾任红4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他曾七次参加敢死队,五次任敢死队长,六七次挂彩,长征中三次过草地。豆腐店之战,许世友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歼敌4000余;漫川关突围,许世友的纯钢偃月刀砍缺了口;万源保卫战,许世友率25师杀得敌人溃不成军。

抗战时期,许世友先后任八路军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3旅旅长、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指挥军民抗日反顽。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先后任9纵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1948年9月率部解放了济南。解放后,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并在1979年指挥了东线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开国上将中,许世友的战功是排在前列的。

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之前,许家洼属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乡,许世友也一直称自己是湖北人。所以,许世友将军既是河南人民的骄傲,也是湖北人民的骄傲。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四次著名战役?

新保安,北京—张家口之间的一座小城,北依八宝山,南靠桑干河。

古代,它是燕赵平原通往塞北高原的驿站。近代,它是平张公路、铁路的咽喉:历来是兵家纷争之地。城中央书有“锁钥重地”的钟鼓楼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新保安之战。

新保安之战,发生在1948年底,它是平津战役的重要一环。

新保安之战,是我第一次参加战场摄影,久久难以忘怀。

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在1947年参加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之后,1948年又进军察南,转战冀东,断敌交通,解放城池。不料傅作义发兵偷袭石家庄,逼近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四纵奉命紧急南下,从平张路北日夜兼程回师冀西,一昼夜走100多里,把人累得筋疲力尽。刚刚休整几天,又紧急出动,挥师北上。原来傅作义发现我东北野战军已入关并到达冀东地区,急调其嫡系第三十五军从张家口返回北平,并叫怀来的第一〇四军、南口的第十六军向西接应。我军能否阻住敌三十五军东返,对平津战局影响极大。毛泽东12月7日给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发电:“现三十五军及宣化敌一部正向东逃跑,杨、罗、耿应遵军委多次电令,阻击敌人东逃。如果该敌由下花园、新保安向东逃掉,则由杨、罗、耿负责。”电报措词严厉,杨、罗、耿心急如焚。这时,四纵主力十旅、十一旅尚在冀西察南山区向北徒步跋涉,先头部队距平张线尚有100多里,阻住敌人机械化的三十五军,谈何容易。好在南下保卫石家庄时,四纵的后卫十二旅夜过平张路时被敌阻击,滞留在平张路北侧延庆山区,这时,倒派上了用场。杨、罗、耿严令十二旅不惜任何代价,坚决阻击敌三十五军,以待主力到达。

7日拂晓,敌三十五军在十多架战机掩护下,乘坐400多辆卡车,浩浩荡荡沿平张公路从下花园、鸡鸣驿由西向东开进。我十二旅副旅长马卫华(1919~1985,多谋善断、屡建战功的杰出指挥员、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布下多道防线,节节抗击。该旅三十四团四连打退敌人多次冲锋,几次与突入阵地之敌肉搏。激战之惨烈可见一斑。

7日深夜,四纵主力十旅、十一旅先头部队赶到平张线,与十二旅会师,敌我兵力对比大变,敌三十五军无路可逃,只好龟缩在新保安。经过一段“围而不打”的战略考量,12月22日,总攻就要开始了。

“你到一团去,随部队攻城。”1937年入伍的老摄影干事黎民向我布置任务。

我是在这一年的上半年,在连队任文化教员时调到十一旅宣传科学习摄影的,职务是摄影员。

一到宣传科就发给我一架从日本鬼子手中缴获来的、半新半旧的蔡司尼康折叠式相机。半年过去了,在胶卷奇缺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按几次快门,处于似懂非懂、半会不会的状态。就要单独执行战场摄影任务了,一个刚满19岁的青年,其心情不能说不激动。

新保安巷战中我三十一团向钟鼓楼挺进。钟鼓楼,是新保安城中心至高点,敌三十五军指挥所所在地。

总攻前几天,我背着相机到了三十一团。总攻前一天,就随团长何友发(1920~1999,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曾任吉林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顾问)赶到一连。一连是这个团的突击连。趁夜暗,我们随一连隐蔽进入东关南侧的几间民房,在那里待命。黑夜里,我听到何友发团长向一连连长布置战斗任务,看不清这位连长的面目,只听到山西五台口音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拂晓,我随同一连从隐蔽地进入总攻出发阵地。抬头一看,距敌人的阵地——新保安城也就二百来米。我趴在何团长的左侧,而何团长的右侧,就是一连连长。谁都一声不吭,只是双目凝视前方。厮杀前的静寂,压迫着所有将士的心脏。

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死一般的天空。接着,好似阵阵雷声由远而近,实是万炮齐鸣。排排炮弹落在一连前方新保安城上。不一会儿,城墙上出现几个斗大的裂口。一连连长手提驳壳枪,身子从战壕里探出来:“团长,冲吧!”

这时,我才看清这位连长年轻英俊的面孔。在强敌面前跃跃欲试的英姿,立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把这一场景记录下来,谁知相机尚未举起,他已带领连队冲出战壕很远很远。我尾随其后,拍下一连突破新保安城的镜头,就从一连的突破口,同何友发一起进入城内。此时,各路攻城部队从四面八方向城中心推进。敌顽强抵抗,巷战正酣,枪炮声乱成了一锅粥。我已经进到新保安城的中心地带,但始终未见一连连长的身影。

午后,战场平静下来,敌三十五军全军覆没。胜利的喜悦挂在战士们的脸上。得知一连连长在巷战中英勇牺牲,令人万分悲痛。我只从口音判断出他是山西五台人,还不知他姓甚名谁。可他那奋不顾身、求战心切、勇往直前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为未能在镜头里留住这位无名英雄而终生遗憾!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四次著名战役是:?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湘江战役。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红军强渡乌江江界河渡口的军事行动,为红军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举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强渡大渡河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

扩展资料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百度百科-长征

百度百科-四渡赤水

百度百科-湘江战役

百度百科-强渡大渡河

百度百科-强渡乌江

关于“河南省的开国将军有多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念珍]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tzwzszyy.cn/changshi/202507-2643.html

(27)
念珍的头像念珍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念珍的头像
    念珍 2025年07月19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念珍”

  • 念珍
    念珍 2025年07月1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河南省的开国将军有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河南省的开国将军有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念珍
    用户071905 2025年07月19日

    文章不错《河南省的开国将军有多少?》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