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网上有关“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根据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可知,甘肃、新疆位于干旱地区,热量、光照充足;东北平原经济协作条件好、黑土肥力大,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造成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应注意土壤的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故选:C.

区域发展战略

一、生产现状

巴彦淖尔市是河套小麦的主生产地,也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唯一的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规模化优质春小麦生产基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中,河套灌区作为“七区”之一被列为春小麦的主产区。2009年小麦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46万亩和18.2亿斤,为历史最高。从2010年开始小麦面积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据统计,2014年小麦播种面积114万亩,产量8亿斤(据农情调查,小麦实际种植面积80万亩左右,产量6亿斤左右)。巴市现有大小面粉加工厂300多家,其中日处理小麦8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30多家,已形成年加工小麦20亿斤的生产能力。最大的恒丰集团日处理小麦1000吨,市场规模及占有率均居全市同行业前列。按照统计数据测算,除去农民自留口粮和留种用量外,2014年小麦产量只能满足现有龙头企业加工能力的27.5—30%。

二、小麦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比较效益低。2012年—2014年,小麦的亩效益分别为534元、554和737元,除2014年高于油葵外,其余两年在主要农作物中亩效益最低。三年期间,小麦亩效益与玉米的差距分别为563元、549元和583元,与花葵的差距分别为361元、438元和306元。与番茄、脱水菜、瓜类的差距更大。

二是受灌溉用水的制约。由于小麦分散种植,集中连片程度低,无法浇灌及时水,造成产量减少,影响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同时,由于采取亩次计费和阶梯计价的方式收费,农业灌溉用水水费由“十一五”末的平均每亩50—60元上升到2014年的平均每亩100—120元,小麦是高耗水作物,水费高于平均水平。再加上秋浇水费贵,部分农民不进行秋浇保墒,春天则无法种植小麦。

三是种粮补贴政策效果不明显。目前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采取以二轮承包计税面积进行补贴,并未与农民是否种粮或者生产粮食多少挂钩,使得种粮补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党中央研究形成了新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发展呈现新动向和新趋势,区域发展战略内涵更加丰富(图7–1)。综合起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顶层确定了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央于1999年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2003年做出了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决策,2006年做出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决策,形成了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体系。“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其概括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简称“四大板块”战略),即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党的十八大确定: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1]。

二是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06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14年,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国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由“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格局、“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发展格局和“两屏三带”的生态安全格局等三类格局组成。

三是跨国、跨区域经济带深化了四大板块战略对内对外互联互通的内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环渤海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014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区域发展新棋局雏形显现。这一新棋局,既有扩大开放的内涵,如“一带一路”向东连接东北亚、东南亚、澳洲,向西连接中亚、中东、欧洲;也有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如长江经济带打通了沿长江东部沿海、中部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东部沿海、中部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连接在一起,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通了外接东盟国家、内联西南中南的通道。

四是重要经济区是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以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开始,截至2014年9月12日印发《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先后出台了近40项区域发展规划或总体方案(表7–1)。通过区域发展规划,一批重要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的经济高地(图7–2)。重要经济区是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图7-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

表7-1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主要区域发展规划

续表

图7-2 全国重要经济区分布图

关于“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梅雨情歌]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tzwzszyy.cn/changshi/202507-3458.html

(14)
梅雨情歌的头像梅雨情歌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梅雨情歌的头像
    梅雨情歌 2025年07月20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梅雨情歌”

  • 梅雨情歌
    梅雨情歌 2025年07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根...

  • 梅雨情歌
    用户072012 2025年07月20日

    文章不错《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