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剌的意思

泼剌的意思如下:

1.鱼跃声或象声词,形容鱼在水中跳跃的声音。

2.在中文俚语中,泼剌形容人或事物非常鲜明、独特、个性化,源于广东话的“泼辣”,意味着直接、强烈、有力量,不会被轻易摆弄或控制。

3.泼剌还被用来形容打扮、外表、音乐、文化等方面的个性张扬和独特风格。

4.在某些语境下,泼剌也表示水的拍击声。

出处:沈与求《舟过北塘》诗:“过雁参差影,跳鱼泼剌声。”鲁迅《好的故事》:“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

用“泼剌”造句:

1、水池里泼剌一声,一条大金鱼窜了起来。

2、安娜把他手中的碗泼剌一声打在地上,道:我早听老马说你有问题,我还不信呢!原来你真有问题。

3、吴小涛干笑了一声,小姑娘倒泼剌,不过功夫也是真的不错,有她狂傲的资本。

4、司马徽话未说完,只听得右前方林木泼剌剌一阵乱响,司马徽只觉眼前一花,一只斑斓猛虎跃将出来。

5、那马吃痛顺着大路泼剌剌地跑了。

6、这个时候,校军场门口突然骚动起来,十几匹高头大马泼剌剌奔驰进来。

7、菩萨正然点看,只见那河中,泼剌一声响喨,水波里跳出一个妖魔来,十分丑恶。

8、那大汉听风辨器,猿臂轻舒,反手将长箭抄在手中,就势在马臀上轻轻一扎,一带缰绳,那马一声长鸣,离开官道,向旷野里泼剌剌撒腿奔去。

9、池七在外面答应一声,响鞭虚空一甩,那马长嘶一声,撒开四蹄泼剌剌的往皇宫奔去。

10、心念至此,神志微动,体内竟有万千银丝反复游弋,原本流动的血肉变成了河床,那无数银线仿佛鱼儿,泼剌剌将流水激起水花朵朵。

鲁迅《好的故事》答案

《走月亮》这一课"泼剌一声"是象声词,表现出声音的响声,文中是写鱼跳跃的声音。《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

“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

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鲁迅的《好的故事》.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我板书):小船,山阴道,新禾,草,花,,乌桕,鸡,狗,斜栏,农夫,村妇村女,茅屋,塔,晒着的衣裳,簔笠,天,去,竹,小河,萍草,游鱼……。文中并没写“故事”,所以读者回答不出“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好的故事”指的就是文中所描绘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因为鲁迅在文中说“这故事很美丽,优雅,很有趣,很多美的人,美的事,像一片云锦。”文章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很生动,景色明朗,充满温暖愉悦的情绪.结合两篇散文来理解,鲁迅生活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但鲁迅依然在“寒霜,有冷的夜气”的秋夜里向往着“好的故事”,并且“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优雅,有趣,故事里有很多美的人,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听见。我珍爱这一天好的故事,我要留下它。但我总记得这一天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里。”不难看出鲁迅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我让学生讲讲鲁迅的散文的特点,学生回答,鲁迅的散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很有感情。我随即评述,景语即情语,鲁迅散文优美的语言中有丰富的感情,更有深刻的思想,鲁迅善于将深邃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表现于所写景物之中,以富有特征性的自然之物寄托自己的所思所想

本文来自作者[杨新峰]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tzwzszyy.cn/changshi/202508-20777.html

(7)
杨新峰的头像杨新峰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杨新峰的头像
    杨新峰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杨新峰”

  • 杨新峰
    杨新峰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泼剌的意思如下:1.鱼跃声或象声词,形容鱼在水中跳跃的声音。2.在中文俚语中,泼剌形容人或事物非常鲜明、独特、个性化,源于广东话的“泼辣”,意味着直接、强烈、有力量,不会被轻易...

  • 杨新峰
    用户080901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泼剌的意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