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威而不怀德什么意思 畏威而不怀德出处

网上有关“畏威而不怀德什么意思 畏威而不怀德出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畏威而不怀德什么意思 畏威而不怀德出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意思是畏惧他人的声威、名望或能力,跟随或附庸,但不怀有仁德、赞同或友好的认同感。

2、出处: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意思是:唐太宗说:“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这个句子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原文为: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

意思是: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资治通鉴》是专为治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而编写的史书。其书中总结的许多经验教训,均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唐太宗的这句话,也对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范例。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成语"畏威怀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较好的版本。

关于“畏威而不怀德什么意思 畏威而不怀德出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党翌岍]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tzwzszyy.cn/jingyan/202507-5320.html

(127)
党翌岍的头像党翌岍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党翌岍的头像
    党翌岍 2025年07月21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党翌岍”

  • 党翌岍
    党翌岍 2025年07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畏威而不怀德什么意思 畏威而不怀德出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畏威而不怀德什么意思 畏威而不怀德出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 党翌岍
    用户072108 2025年07月21日

    文章不错《畏威而不怀德什么意思 畏威而不怀德出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