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镇:辖4个居委会,61个村委会。即:
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居委会;
紫云、龙安、伊中、石城、大将、寒梁、鲫洞、鹿溪、中桥、青峰、金星、十里牌、河东、三里、共裕、梁乙、望城、东村、南村、西村、河山、道观、南桥、建新、大樟、横岩、联青、毛山、联丰、启安、联安、大成、三合、深庄、大湾塘、漳溪、中茶、兴富、共兴、五里、梅洞、苏丰、群华、月形、中山、中心、五里、夏家桥、双碑、富强、清水、陈公、川南、段家、苏和、高潮、杨景、黄泥、铺坳、建明村委会。
2006年2月,安化县人民政府安政发[2006]1号文件通知,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和县人大审议通过,依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对我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予以调整。
撤并栗林乡和梅城镇,设立新的梅城镇。以原栗林乡和梅城镇的行政区域为新的梅城镇的行政区域,新的梅城镇辖4个居委会、81个建制村,总面积279,00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梅城(原梅城镇人民政府驻地)。
栗林乡:辖20个村委会。即:
栗江、栗高、栗中、栗仙、栗林、栗山、林庄、栗柏、栗丰界、松山、柏树、长安、枣安、金傅、双江口、横沙、银星、沱河、云龙、双龙村委会。
栗江镇简介
栗江镇位于衡南县南部,距离衡阳市区42公里,总面积131平方公里,一九九五年五月撤区并乡建镇。新的栗江镇由原来的栗江、隆市、檀市三个乡镇组建,辖43个村,5个居委会,60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8600亩,总人口62696人,是全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
栗江东临松江乡,南涉湘江与常宁市隔江相望,西连近尾洲镇,北毗硫市镇。镇内自然条件优越,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栗江公路、车栗公路成“丫”型贯通南北,湘江南绕,栗水中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栗江成为衡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南大门。
栗江素有“鱼米之乡”、“油茶之乡”的美誉,全镇年产粮食3.8万吨,湘江、栗水沿岸村民有江河网箱养鱼习惯。长冲、藕塘冲等四处小一型水库总水面800余亩,常年蓄水1000万立方,是大水面开发、规模养殖的场所,全镇有油茶近1万亩,是全县重点油茶乡镇。水藕、荸荠、豆油、板栗、香菇为栗江五大名优特产。
栗江矿产资源丰富,煤、铜、锰、石灰石均有一定规模储量。县松柏煤矿、金鸡岭铜矿坐落境内。栗江山川秀美,名胜古迹甚多。享誉“楚南第一家”的明代古建筑群“王家祠堂”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设计精美,48根石柱支撑,雕梁画栋,工艺精湛,碑牌匾额均为名人手迹,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现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基、杨梅两峰均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高200余米,蜿蜒20余公里,犹如一对孪生兄弟。
栗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有栗江、隆市、石滩、檀市四个小集镇,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村村通公路,已有二十余村通村公路已硬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所有通村公路硬化已为期不远。全镇健有自来水三座。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有线电视等现代设施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栗江人杰地灵,孕育着众多英才,分别就职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天涯海角,有党务要职、有政府官员、有学者名流、有优秀企业家和各界实业巨富及有识之士。
今日栗江,得天时,据地利,更兼人和,我们深信一个经济腾飞,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平安和谐的新栗江将崛起于雁城之南、湘江之滨。
本文来自作者[掬水月]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tzwzszyy.cn/ylzx/202508-1614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掬水月”
本文概览:梅城镇:辖4个居委会,61个村委会。即: 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居委会; 紫云、龙安、伊中、石城、大将、寒梁、鲫洞、鹿溪、中桥、青峰、金星、十里牌、河东、三里、共裕、梁乙、望城...
文章不错《安化梅城有哪些村》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