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好处多多,蜂蜜味甘性平,《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可见它集合了治病强身两大功用。归纳其作用为:
清热。《良疗本草》说“若觉热,四肢不和,即服蜜浆一碗,甚良”,由于蜜有养阴作用,故用于虚热者为宜。近有用于鼻炎,鼻窦炎及角膜溃疡及脸缘炎等。
补中。蜜能补养脾气,古代谓其长服能明耳目、面如花色、强志、轻身、不饥不老、适宜手虚弱之体及病后调养。故《药品化义》有:蜂蜜采百花之精,味甘主补,滋养五脏之说。
解毒。可治各种皮炎及阴道滴虫,及解乌头毒,解酒毒,现代科研认为其〈含咖啡酸〉有抗癌作用。据俄罗斯报道蜜是一种良好的口腔消毒剂。由于蜜既能解毒又能补益,古人常用其制成各种膏方。美国已用蜂蜜兑各种果汁作澄清剂,效果理想,并能保持全部的营养价值。
润燥。可治肺燥咳嗽。配生姜更佳。张锡纯认为其性“其凉滑润,为清肺润肺、利痰宁嗽之要品也”;老人津亏便结,可用此开水冲服润下。
止痛。蜜具缓急止痛作用,魏长春医师常用此配合乌梅安胃丸等冲服以治痛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胆石症等。蜜外涂还可疗烧伤,冻伤及各种外伤。
但须注意,凡痰湿较盛,脘腹胀满或肠弱泄泻者,蜂蜜则当慎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蜂蜜外用具有解毒、抗菌、消炎、滋润、防腐、保护创面、促进细胞再生和渗液吸收的诸多功能。
橙子皮串成一串是辟邪的吗
看过《神医喜来乐》的朋友大都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喜来乐仅用一粒花椒就解决了太监的牙疼病,受到慈禧的称赞。
为什么花椒有此神效呢?此法载于《本草纲目》附方中:“治虫牙疼痛,烧酒浸花椒频频漱之。”
中医说花椒
花椒是一个广布的品种,在我国东西南北部都有分布。但是四川产的花椒最地道,是道地药材。四川古有巴蜀之名,所以花椒常被称为蜀椒、川椒。四川出产的花椒色赤、肉厚、皮皱、味烈,又叫大红袍,这跟茶叶的大红袍可不是一回事,它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蜀椒和秦椒分列了两个条目。 蜀椒就是巴蜀的椒,是四川的特产。秦椒,指的是秦岭一带产的椒。现《中国药典》已将蜀椒和秦椒统一在了花椒项目下,概括它们功效为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花椒的果皮、种子、叶和根都能入药。《本草纲目》的蜀椒项下,就写到花椒果皮为椒红,因为它的果皮色红,所以叫椒红。我们今天所说的花椒,就相当于《本草纲目》里的椒红,用果皮的部分,是常用的温里药。
花椒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 具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中寒腹痛、寒湿吐泻、阴痒、湿疹、虫积腹痛、手足厥逆、烦闷吐蛔、牙痛等病症。 《本草纲目》记载: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神农本草经》:“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在伤寒大家张仲景的经方“大建中汤”和“乌梅丸”都用到了花椒,用它来温中散寒。
笔者在跟随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第四代传人吴文笛副主任医师临床跟师学习时,发现他最擅长用的扶阳药除附子、干姜、桂枝、肉桂外,就是花椒,经常用于升举三阴方和乌梅丸中, 起到温中止痛、散寒燥湿的作用,往往患者都能效如桴鼓。 别看它小小一粒虽不起眼,但却在中医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除内服外,还可以外用。
花椒怎么用
内服: 煎汤,1 3钱;或入丸、散。
外用: 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1. 蜀椒汤(《备急千金要方》): 治产后心痛,此大寒冷所为者,蜀椒二合。
2. 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上可触近,蜀椒三钱。
3. 椒梅汤(《增补百病固春》): 治虫积腹痛,四肢冷,面白唇红,舌淡白;川椒三钱。
4. 治冷虫心痛方(《寿域神方》): 川椒四两,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
5. 治飧泄丸(《普济方》): 苍术二两,川椒一两,上为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温水下。
6. 治齿疼方(《圣惠方》): 川椒一两(去目),捣罗为末,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烧令热,于所痛处咬之。
7. 治肾风囊痒方(《仁斋直指》): 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
8.椒红丸(《圣济总录》): 蜀椒,生地黄,上二味,先将地黄捣绞自然汁,铜器中煎至一升许,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三十丸,治元藏伤惫,耳聋目暗。
花椒的妙用
1.治牙痛: 将花椒6克,陈醋100毫升加水煎煮,再去掉花椒,喝入口中含漱。
2.腹痛: 将花椒3克,干姜6克,香附12克加水煎服,每日两次。
3.治蛀牙: 将川椒9克于烧酒30毫升中浸泡10天,然后滤过去渣,用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可止痛。
4.治顽癣: 将川椒(去籽)25克,紫皮大蒜100克研成泥,揉搓患处,每日1 2次,效果较好。
5.治妇女阴痒: 将花椒、蛇床子各50克,藜芦25克,陈茶一撮,炒过的盐100克加水煎煮,微温熏洗患处。
6.治痢疾: 将花椒9 12克,红糖15 20克加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7.治受寒痛经: 将花椒9 12克,生姜18 24克,大枣10 20枚加水300毫升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8.治老年人病后腰酸腿软: 将花椒50克,小茴香20克混合后上锅炒,再研成粉末,每日两次,每次3克,用温水服用。
9.治蛔虫性肠梗阻: 用麻油100 200克,置锅中煎熬,投入花椒15 20克,呈微焦即捞出弃去,待花椒油微温时一次服完。
10.治胆道蛔虫病: 用文火微炒30克花椒,9克乌梅,每日2 3次;或将花椒9 12克研成细粉,鸡蛋1 2个,用植物油炒熟后服用,每日2 3次。
11.治鸡眼: 取花椒3 5粒,大蒜一头,葱白10厘米长,共捣烂如泥,涂于卫生纸上,敷于患处,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1 2次即愈。
12.治脚癣: 将花椒20克,食盐5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然后以文火煎15分钟,倒入洗脚盆熏蒸双脚。至水温稍降可再加一两次温水,接着泡洗25分钟左右。最后将脚用温水洗净。每晚睡前泡一次脚。3日为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更换一次花椒和盐水,可止痒消炎。
13.治神经性皮炎: 取鲜花椒叶适量,放入冷水中煮沸,洗敷患处,每次30分钟左右,水凉可加温后再洗,每日2 3次。
本文作者:唐菱梅
主治医师,就职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中医医院内二科,2009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从事内科工作10余年,擅长于针灸、中医 养生 ,对肺病、脾胃病有一定的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责任编辑 丨马柔
首先,这并不是辟邪的
用稻草把大蒜捆成一串,目的是为了让大蒜膨大,成熟后地面部分会干枯,拔出大蒜直接编成一串出卖。,如果是带在脖子和手腕各处是辟吸血鬼的······
同志,橘皮不是这么用的!
药用部位:果皮。
药材性状:多剖成3~4瓣片,基部相连,或为不规则的碎片,厚约1mm。外表面成**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圆形小凹点,内表面黄白色,粗糙,呈海绵状,极易观察到圆大而紧密的凹点,基部残留有经络。质柔软,不易折断。
产地:大红柑、红四柑,产于广东新会、四会、化县、廉江等地。其他橘类分布长江以南,主产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地。[1]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
性味归经:味辛而微苦,温,入脾、肺经。
功能主治: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或湿浊中阻所致胸闷、纳呆、便溏,但阴津亏损,内有实热者慎用。
用法用量:如橘皮10克、生姜适量共泡茶饮服,可用于脘胀、恶心、呕逆;用秋梨一只,加橘皮、冰糖少许同熬成的橘皮梨子饮可润肺止咳,尤适于秋季肺燥咳嗽者食用。
炮制:刷去泥土,拣净杂质,喷淋清水,闷润后切丝或切片,晾干。
注:药材炮制参见《中药材炮制通则》。
药理作用
① 对心血管的作用小量陈皮煎剂使离体及在位蟾蜍心脏收缩力增强,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不大,加大剂量则出现心脏抑制,离体兔心灌流可使冠状血管扩张,蟾蜍全身灌流使流量减少,陈皮煎剂静脉注射可使犬肾容积减小,肾血管收缩,尿量减少,对犬及兔可使动脉压上升,在血压恢复后有短时间的下降现象,其作用与肾上腺素极为相似,反复用药亦不产生耐受性。陈皮中含有橙皮甙,能使兔耳灌流量增加,可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人工合成的甲基橙皮甙,为多种双氢黄酮型及查耳酮型的甲基橙皮甙混合物,降低血管通透性的效力较其他黄酮甙强,对狗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在心肺装置及离体兔心灌流实验上,不影响心收缩力及心率,但整体实验时由于血压下降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速,0.5~1毫克的甲基橙皮甙对离体兔心的冠状血管扩张作用为茶碱效力的1/2~1/4,但持续时间较久,剂量增至10毫克时,对冠状血管的扩张作用增强,对心收缩力及心率仍无影响。对麻醉兔、猫、犬静脉注射有缓慢的降压作用,其降压原理是由于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研究甲基橙皮甙混合物中的各单体,对家兔的降压作用,离体兔心冠状血管扩张作用,动物在位后胺灌流(股动脉注射)增加流量的作用,以双氢黄酮型的3'-甲基-7-鼠李糖-2-甲基葡萄糖-橙皮素作用最强。
② 对平滑肌的作用陈皮煎剂对家兔及小白鼠离体肠管,麻醉兔、犬之在位胃及肠运动,小白鼠离体子宫均表现抑制,对麻醉兔在位子宫则呈强直性收缩,其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甲基橘皮甙对豚鼠、家兔的肠管、气管、子宫及大白鼠胸部主动脉片均有松弛作用,但作用较弱,为**碱的1/100以下。
③ 抗炎、抗溃疡、利胆作用橙皮甙不能减轻大鼠后肢脚爪因甲醛引起的浮肿,柑橘属植物中顺式香豆素则有抗炎作用。甲基橙皮甙(以二氢黄酮型为主的混合物)对毛细管的通透性(家兔氯仿法及小白鼠蛇毒法)也有抑制作用,并能防止蛇毒引起的出血,在甲基橙皮甙单体中,3'-甲基-7-鼠李糖-2-甲基葡萄糖-橙皮素抗炎作用最强,毒性最低。甲基橙皮甙对结扎幽门引起的大白鼠溃疡,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与维生素C及K合用能增强其效力,口服则无效,给大白鼠腹腔注射,迅速表现利胆作用,维生素C及K亦可增强此作用。
橘皮 (5张)
④ 其他作用橙皮甙对大白鼠分别饲以致血栓塞及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饮食,能延长其存活时间。用氯乙烷喷射法在家兔耳部造成的人工冻伤,在冻伤前或后连续给予橙皮甙可减轻冻伤症状,并用维生素C不能增强其预防冻伤的效果。广陈皮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卡他奈氏菌、溶血性嗜血杆菌的生长,陈皮与小叶榕的合剂在试管内亦有抑菌作用。陈皮、干姜煎剂(1:1)对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无镇吐作用。研究中药中治疗脚气病的药物,发现陈皮(蕉柑的果皮)及广陈皮(甜橙的果皮)中含有大量维生素B1。前者每100克生药中含65微克,后者约100微克。
性味编辑
辛苦,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味辛苦。
归经
入脾、肺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经。
③《本草求真》:入脾、大肠。
功用主治
理气,调中,燥湿[2] ,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
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
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癣。
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
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
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宜忌
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吐血证慎服。
①《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南星等同用;疟非寒甚者,亦勿使。
②《本草汇言》:亡液之证,自汗之证,元虚之人,吐血之证不可用。
③《本草从新》:无滞勿用。
④《得配本草》:痘疹灌浆时禁用。
选方
① 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是以胀满,其脉弦迟:黄橘皮四两,白术二两。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汤下三十丸,食前。(《鸡蜂普济方》宽中丸)
橘皮的 (24张)
② 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橘皮枳实生姜汤)[3]
③ 治干呕哕,手足厥者: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橘皮汤)
④ 治哕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橘皮竹茹汤。②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⑤ 治反胃吐食:真橘皮,以壁土炒香为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肉一枚,水二钟,煎一钟,温服。(《仁斋直指方》)
⑥治痰膈气胀:陈皮三钱。水煎热服。(《简便单方》)
⑦治大便秘结:陈皮(不去白,酒浸)煮至软,焙干为末,复以温酒调服二钱。(《普济方》)
⑧治卒食噎:橘皮一两(汤浸去瓤)。焙为末,以水一大盏,煎取半盏,热服。(《食医心镜》)
⑨治疳瘦:陈橘皮一两,黄连一两五钱(去须,米泔浸一日)。上为细末,研入麝香五分,用猪胆七个,分药入在胆内,浆水煮,候临熟,以针微扎破,以熟为度,取出以粟米粥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量儿大小与之,无时。久服消食和气,长肌肉。(《小儿药证直诀》橘连丸)
⑩治产后吹奶:陈皮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即散。(《纲目》)
⑾治鱼骨鲠在喉中:常含橘皮即下。(《圣惠方》)
临床应用
1、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术、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
3、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该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
4、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5、疗急性乳腺炎取陈皮1两,甘草2钱,每日1剂,煎服2次;严重者可每日2剂,煎服4次。据临床观察,发病在1~2天内治疗者,大都获得良好效果,治愈率在70%以上.一般2~3天即愈。发病时间愈长,疗效愈差。已化脓者无效。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陈皮含挥发油1.9%~3.5%.其中主要为柠檬烯(Limonene);尚有α-侧柏烯(α-Thuj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 Pinene)、β-月桂烯(β-Myrcene)、桧烯(Sabine- ne)、辛醛(Octanal)、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对-聚伞花烯(p-Cymene)、芳樟醇(Linalool)、麝香草酚(Thymol)、香茅醛(Citronellal)等多种成分. 此外,尚含橙皮甙(Hesperidin)、新橙皮甙(Neohesperidin)、柑橘素(Tangeretin);黄酮化合物、枸橼醛、β-谷甾醇(β-Sitosterol)、对羟福林(Synephrine)等.
药理作用
⒈ 祛痰、平喘作用 陈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成分为柠檬烯.鲜品煎剂似有支气管扩张作用.陈皮醇提取物 0.02g(生药)/ml 浓度,可完全对抗组胺所引起的豚鼠离体支气管痉挛性收缩.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疗效.动物实验表明: 川陈皮素静脉注射给药,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强度略逊于氨茶碱;但静注、肌注、灌肠、灌胃,则均不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甲基橙皮甙对豚鼠离体气管的解痉作用甚小.
⒉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陈皮煎剂、醇提取物、橙皮甙对离体及在位蛙心均有兴奋作用.橙皮甙静脉注射,能使在位兔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但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含有氧化产物的橙皮甙能提高兔心收缩力及心率,而纯品则无效.甲基橙皮甙40mg/kg给犬静脉滴注,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作用;但对心肌耗氧量、心肌氧利用率、心肌收缩力则无明显影响.
陈皮煎剂静脉注射,能使兔和狗的血压迅速升高,反复用药,不产生快速耐受现象;亦可使犬肾容积减少,肾血管收缩,尿量减少.陈皮的升压成分经煮沸不被破坏,作用时间较肾上腺素为长,且较稳定.橙皮甙对麻醉猫和犬无降压作用,甚至拮抗兔耳灌流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橙皮甙对猫的周围血管有短时而明显的扩张作用,但不含氧化物的纯品则无效.
磷酰橙皮甙对实验性高血脂兔,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并能明显地减轻和改善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陈皮散剂给小鼠和兔灌胃,有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效果,焙成炭药的散剂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较生药有所增强.
⒊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陈皮煎剂对小鼠和兔离体小肠运动有抑制作用,静脉注射亦可以抑制麻醉犬胃肠、麻醉兔小肠及不麻醉兔的胃运动.该作用较肾上腺素弱但持久.实验证明: 陈皮对离体兔肠有对抗乙酰胆碱作用,但陈皮抑制离体兔肠的作用亦能被乙酰胆碱所对抗.陈皮还对毛果芸香碱或氯化钡引起的肠管痉挛性收缩有拮抗作用.提示陈皮直接抑制肠管平滑肌为其主要解痉方式.
甲基橙皮甙 0.5~1mg/ml可完全抑制豚鼠离体回肠运动,而对乙酰胆碱、组胺或氯化钡所引起的肠肌痉挛则仅有微弱的解痉作用.对兔离体小肠亦有抑制作用.
甲基橙皮甙每日皮下注射100mg/kg 或500mg /kg,连续6天,能明显抑制实验性大鼠的胃溃疡发生,亦能抑制胃液的分泌.合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K4,能使其抗胃溃疡作用显著增强.但口服无效.
陈皮的甲醇提取物对α-萘基异硫氰酸酯引起的大鼠肝损害有保护作用.甲基橙皮甙 100mg/kg或500mg/kg 给麻醉大鼠皮下注射,可增加胆汁和胆汁内固体物质的排泄量.合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K4,可增强其利胆效果.柠檬烯有溶解胆固醇结石的作用.
⒋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广陈皮在试管内可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陈皮与小叶榕合剂在体外对绿脓杆菌、金**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亦有抗菌作用.陈皮甙能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但其抗病毒活性能被透明质酸酶所消除.
⒌ 抗炎、抗过敏作用 橙皮甙有维生素 P 样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微血管出血;可以拮抗组胺、溶血卵磷脂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橙皮甙皮下注射能减轻大鼠肉芽肿炎症反应.橙皮甙每日20~25mg/kg给兔口服,无论是预服7天或是在实验前后各服7天,对氯乙烷造成的耳部冻伤均有减轻症状的效果.
甲基橙皮甙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亦有抑制作用.给兔皮下注射或给小鼠腹腔注射,能抑制氯仿及蝮蛇毒素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与维生素 C及维生素K4合用,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兔腹腔注射甲基橙皮甙40mg/kg,亦能对抗组胺所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
⒍ 其他作用 煎剂对小鼠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则使之呈完全松弛状态.煎剂静脉注射,对麻醉兔在位子宫则使之先呈强直性收缩,经15分钟后恢复正常,对处于静止状态的子宫,反应亦非常敏感.
煎剂静脉注射,能使麻醉犬的肾容积减小,肾血管收缩而尿量减少.
含有氧化物的橙皮甙,有升高兔血糖的作用.橙皮甙能增强肾上腺素对小鼠的毒性,这可能与橙皮甙抑制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从而与减少肾上腺素破坏有关.橙皮甙可降低野生大鼠实验性龋齿的发生率.陈皮提取物能杀死火蚁、苍蝇等.从陈皮中分离的右旋柠檬酸对蚊子有显著的触杀和熏杀作用;麝香草酚对蚊子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保暖效果:柑橘皮泡脚在冬天还有保暖效果,尤其适合体质偏寒、怕冷的人,对治疗初期风寒感冒也有良好效果。[4]
名家论述
①《医学启源》:橘皮能益气,加青皮减半,去滞气,推陈致新。若补脾胃,不去白,若理胸中滞气,去包。《主治秘要》云,苦辛益气,利肺,有甘草则补肺,无则泻肺。
②《日用本草》:橘皮,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中酒呕吐恶心,煎饮之效。
③《纲目》: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噪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籥,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市补泻升降也。洁古张氏云,陈皮、枳壳,利其气而痰自下,盖此义也。同杏仁治大肠气闷,同桃仁治大肠血閟,皆取其通滞也。按方勺《泊宅编》云,橘皮宽膈降气、消痰饮极有殊功。他药贵新,惟此贵陈。
④《本草经疏》:橘皮,主胸中瘕热逆气,气冲胸中呕咳者,以肺主气,气常则顺,气变则逆,逆则热聚于胸中而成瘕,瘕者假也,如痞满郁闷之类也,辛能散,苦能泄,温能通行,则逆气下,呕咳止,胸中瘕热消矣。脾为运动磨物主脏,气滞则不能消化水谷,为吐逆、霍乱、泄泻等证,苦温能燥脾家之湿,使滞气运行,诸证自瘳矣。肺为水之上源,源竭则下流不利,热结膀胱,肺得所养而津液贯输,气化运动,故膀胱留热,停水、五淋皆通也。去臭及寸白者,辛能散邪,苦能杀虫也。
⑤《木草正》:陈皮,气实痰滞必用。留白者微甘而性缓,去白者用辛而性速。
⑥《本草汇言》:顾朽匏曰,橘皮总属理气之珍,若霍乱呕吐,气之逆也:泄泻下利,气之寒也;关格中满,气之闭也;食积痰涎,气之滞也;风寒暑湿,气之搏也;七情之部,气之结也;橘皮统能治之。其去白开痰,留白和脾。盖味辛善散,故能开气;味苦善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胃和脾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
然君白术则益脾,单则利脾,佐甘草则和气,否则损气。同竹茹、芩、连治呃逆,因热也:同干姜、桂、附治呃逆,因寒也。补中用之以益气,二陈用之以除痰,干葛用之以清胃解酲,平胃用之以消食去湿。
⑦《本草崇原》:按上古诸方,止曰橘皮个用不切,并无去白之说,李东垣不参经义,不体物性,承雷孜炮制,谓留白则理脾健胃,去白则消痰止嗽。后人习以为法,每用橘红治虚劳咳嗽。……若去其白,其味但辛,止行皮毛,风寒咳嗽,似乎相宜,虚劳不足,益辛散矣。
⑧《本草经百种录》:橘柚通体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胆通气之药也。故凡肝气不舒,克贼脾土之痴,皆能已之。
⑨《医林纂要》:橘皮,上则泻肺邪,降逆气;中则燥脾湿,和中气;下则舒肝木,润肾命。主于顺气、消痰、去郁。
⑩《本草求真》:橘皮,利气,虽有类于青皮,但此气味辛温,则入脾、肺而宣壅,不如青皮考入肝疏泄,而无入脾燥湿,入肺理气之故也。治火痰童便制,寒痰姜汁制,治下焦盐水制。
百科全说橘皮
吃橘子时应该连着橘络一起吃,避免上火。
橘络的功效:能够疏通络脉辅助治疗慢性疾病和亚健康。
橘络的吃法:直接用沸水冲泡,当茶喝
鲜橘皮[5] 的功效:消炎、杀菌、祛风寒、助眠、安神、去异味。
食用鲜橘皮可以治疗初期的感冒、治便秘。
治疗感冒初期的秘方:用细盐搓洗鲜橘皮,然后用面粉水洗净,切成小粒,用煮开甜酒水送服。
治疗便秘、口臭的秘方:用开水冲泡鲜橘皮饮用可以治疗便秘,除口臭。
陈皮的功效:理气、化痰、止咳、健脾胃、温胃、散寒,陈皮对所有药材都有辅助作用,有减肥,祛湿气
陈皮的妙用:煮肉的时候放陈皮可以帮助消化去腥味;治疗高烧。
退烧良方:1个陈皮+30克蚕砂(蚕的粪便)+30克竹茹(竹子青皮下的白杆,有去火功效)一起冷水下锅,煮开后5分钟起锅就可以喝了,分成两次喝中间相隔三小时,一般喝三次可退烧。
用沸水泡陈皮茶喝可以减肥,祛湿气,有通便作用。存放一年以上的陈皮才可以入药。
本文来自作者[素霞三岁啦]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tzwzszyy.cn/ylzx/202508-1693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素霞三岁啦”
本文概览:蜂蜜的好处多多,蜂蜜味甘性平,《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可见它集合了治病强身两大功用。...
文章不错《蜂蜜有什么用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