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意思怎解释

网上有关“古诗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意思怎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诗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意思怎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水调歌头

(北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意: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水调歌头是词吗

中秋节的经典古诗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具体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橡纳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即公元1076年神宗熙宁九年。作者当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中秋之夜,词人与好友把酒言欢,喝得大醉。

2、趁着酒兴正浓

趁着酒兴正浓,挥毫泼墨,顷刻之间就写出了这一首词来。水调歌头词牌名为商声黄钟宫。又名元会曲、凯歌梁悔没、台城游。俗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时所作。

3、以明月为引子

这首词以明月为引子,将人的情感与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总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首经典之作,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词不仅具前磨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思想价值。

扩展知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

“水调歌头”是一首词。

《水调歌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词,属于宋词的范畴。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宋词的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便于歌唱。宋词常用于配乐,也被称为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中的一首经典词作,以其优美的语言、深情的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广受赞誉。

关于“古诗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意思怎解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昔冠羽]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tzwzszyy.cn/zhishi/202507-7268.html

(8)
昔冠羽的头像昔冠羽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昔冠羽的头像
    昔冠羽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昔冠羽”

  • 昔冠羽
    昔冠羽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诗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意思怎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诗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意思怎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 昔冠羽
    用户072306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古诗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意思怎解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