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朝的年岁别称

婴儿:人初生

襁褓:0岁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弱冠:男子20岁

而立:30

不惑:40

知命:50

花甲:60

古稀:70

杖朝:80  (《礼记·王制》:“八十杖於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 唐 韩偓 《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於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清 赵翼 《初用拐杖》诗:“我年届杖朝,卅载林下叟。”参见“ 杖家 ”。 )

耄耋(鲐背之年):90

期颐:100

部分农村地区在人死亡时称呼年龄

0——20岁为夭折

21——30岁为短寿

31——40岁为强寿

41——50岁为艾寿

51——60岁为周寿

61——70岁为稀寿

71——80岁为耋寿

81——90岁为耄寿

91——100岁为期颐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X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仗朝之年是指多大

70岁叫古稀,80岁叫仗朝,90岁叫鲐背,其中80与90又可统称为耄耋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仗朝又作杖朝: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也可称“冻梨”。

扩展资料:

老人称谓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是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百度百科-八十岁

仗朝之年是指80岁。

仗朝之年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

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古代年龄称谓分别有: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本文来自作者[牵薪羽]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tzwzszyy.cn/zhishi/202508-22916.html

(8)
牵薪羽的头像牵薪羽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牵薪羽的头像
    牵薪羽 2025年08月20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牵薪羽”

  • 牵薪羽
    牵薪羽 2025年08月20日

    本文概览:婴儿:人初生襁褓:0岁孩提、总角、垂髫:童年金钗之年:女子12岁豆蔻:女子13岁及笄:女子15岁弱冠:男子20岁而立:30不惑:40知命:50花甲:60古稀:70杖朝:80 ...

  • 牵薪羽
    用户082005 2025年08月20日

    文章不错《仗朝的年岁别称》内容很有帮助